熱門搜索: 詩歌 詩詞 詩經

我從不懂什麼是一夜成名的勵誌故事

發布時間:2014-09-21   來源:證明    點擊:   
字號:

【www.ginafitz.com--證明】

  “我要感謝大學時自費生的經曆,正是有了這段挫折,我才會不斷試圖證明自己,才沒有被淹沒在民歌的聲音裏。”——譚晶

  出征倫敦演唱會前,歌手譚晶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新聞發布會。除了各界官員代表外,功勳教練員李永波、李琰以及奧運冠軍林丹、張寧、羅雪娟、程菲、張國政等人悉數到場,一起登台為譚晶送上了祝福。

  沒有出現在活動現場的成龍,親自錄製了一段視頻。鏡頭前,成龍微笑滿麵:“以前我自己在國外宣傳中國文化,老是感覺力量單薄。現在好了,有譚晶姐姐來了,證明我們的文化能被更多人接受。中國的文化和中國的形象,需要一批像譚晶這樣的優秀藝術家去傳揚。”

  將在倫敦與譚晶攜手合作的是瑞典國寶級鋼琴演奏家羅伯特·威爾斯。“中國的莎拉·布萊曼”,這是羅伯特眼中的譚晶。在主持人楊瀾的提議下,他與譚晶現場再次合作了北京奧運歌曲《天空》。

  這是一場不算盛大但足具規格的發布會。在觀眾席左側的角落,坐著一對中年夫妻,他們是譚晶的父母。譚晶現場演唱時,媽媽的身子始終前傾,專注地盯著台上的女兒。3周後,譚晶將成為第一位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個人演唱會的中國歌手。母親最清楚,從家鄉山西侯馬那個小縣城到這裏,譚晶到底走了多久。

  一定要去北京

  “我媽老說我小時候長得特別漂亮。我百日的時候,媽媽把我抱出來,院裏的人都上來看,說這是誰家的小孩,怎麼這麼漂亮?雪白的皮膚,紅紅的小嘴。一看就覺得這小孩與眾不同,不像是那個小城市的人。”

  譚晶的家鄉侯馬是晉南的一座縣級市,侯馬文工團是這裏最大的文藝團體。母親周麗萍,14歲那年,一個人從農村老家騎車走幾十裏山路,來到市裏報考文工團。因為“地主”的家庭成分,考官不許她報考。坐在考場門口哭了一場後,周麗萍守在門口,攔住主考老師:“您聽我唱唱再決定,行嗎?”一曲唱罷,識才的主考當即決定收下她。

  “我媽說我就是人來瘋,天生屬於舞台。她每次登台,都需要克服一下怯場,但是我就從來不害怕。”譚晶的舞台經驗從胎教就已經開始。周麗萍懷孕期間,一直沒有間斷登台。四五歲時,大人在台上演出,她就在後台的道具箱上睡覺。翻開當年的照片,很多都是她睜著惺忪睡眼,被大人抱著在台上跟觀眾謝幕的情景。

  市文工團解散後,父親譚新明去建築公司當起了電工,母親周麗萍就在公汽公司做起了售票員。譚晶7歲那年,周麗萍通過臨汾藝校一位老師的推薦,隻身來京,在中國音樂學院完成兩年的自費進修。“那次媽媽進修的經曆,最大的收獲就是帶回了很多書,有鋼琴、樂理、聲樂,她說自己沒趕上好時候,以後決定好好教我。”

  侯馬市當時隻有兩架鋼琴,一架在群眾文化館,一架就在譚晶家。1900元的一架鋼琴,對於普通之家來說難以奢望,媽媽進修時的1萬元學費更是天文數字。“我們家在當地不算特別富有,但是比較殷實。”父親譚新明改行做起了建築,承包了一個工程隊,扛起了母女二人的音樂夢。

  譚晶成名後,周麗萍經常跟女兒念叨:“我這輩子有很多遺憾。但是看到你,我就不遺憾了。你就是我的影子。”媽媽一直認為,自己的實力比女兒要強。來京多年,她經常跟女兒說一句話:昨晚我又夢見自己登台唱歌了。

  譚晶第一次在校外正式登台,是9歲那年和媽媽一起參加市裏的晚會。那次母女合作了《媽媽教我一支歌》和《洪湖水,浪打浪》。14歲時,譚晶長到1米64。當時周麗萍已經是當地有名的歌手,很多合唱團都邀她做領唱。分身乏術時,譚晶就會替媽媽上陣。

  從那時起,周麗萍就一直教育女兒:你一定要去北京,一定要考中國音樂學院。“印象中我媽反複在講這句話,這可能也是她自己的一個心願。”

  最不起眼的自費生

  高中時的譚晶跟所有同齡人一樣,進入了青春叛逆期。“那段時間,大人越讓幹什麼就越不想幹。”她還有一個至今沒有克服的毛病: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初三那年,因為考過一次音樂學院附中,譚晶很清楚:她跟同學們不一樣,將來考試,不需要考數理化。

  後來這些課上,就很少見到譚晶了。學會逃課後,她也會在其他課上看小說,學校附近書攤上的各種小說,瓊瑤、金庸、古龍,基本全部被她租來看完了。“我媽一看,這樣肯定不行,於是就帶著我出去考試了。”那一年,譚晶才高二。

  第一站是臨汾藝校。譚晶一唱完,老師們震驚了:唱這麼好,考藝校幹嘛?在老師們的建議下,母女坐上了去省會太原的火車,報考山西大學音樂係。一路過關斬將的譚晶最終闖進三試,拿了專業考試第二名。因為不是應屆畢業,學校隻可能破格錄取。

  回家後,周麗萍請來家教,全心輔導女兒的文化課。高考分數出來那天,她對女兒發火了。譚晶一氣之下衝出家門,爬上對麵樓的樓頂,上了天梯。“我也不是想做什麼過激的事,就是想釋放下自己。這麼長時間我也在努力,考不好,能怪我嗎?我不想考好嗎?”

  譚晶還是被山西大學音樂係破格錄取了,當時她16歲。入學後,因為比同學年紀要小得多,“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人好像一下就懂事了,所以學習特別勤奮。”大一暑假回家,媽媽聽見她唱歌,特別驚喜:你的聲音怎麼突然就出來了?女兒的突飛猛進讓周麗萍特別興奮。她跟丈夫商量之後,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退學,帶女兒去考中國音樂學院!

  得知來意後,山西大學音樂係的係主任氣得沒讓周麗萍進門。招生的時候,學院領導也是頂著上級巨大的壓力,破格錄取了譚晶。周麗萍在係主任家門前站了整整一天,學院最終無奈放人。

  譚晶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如果落榜,也不可能再回山西大學。那個夏天,她又全力以赴參加了一次高考。錄取通知書終於如願以償寄到家中,但她是“自費生”,戶口也不會進京。

  報名那天,其他同學學費不過900元,她的學費卻是5900。看著媽媽數了半天都沒有數完,譚晶跑回和媽媽在學校租的地下室,大哭了一場。“那件事對我的自尊心是一個巨大的傷害。我跟自己說:我一定會比你們任何人更努力,我會證明我絕不比你們任何人差!”

  係主任金鐵霖老師後來曾經這樣評價譚晶:學校裏最不起眼的那個孩子,就是她。大學期間,她從來沒有在演出之外化過妝。“我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出類拔萃的。自費生這個身份,甚至讓我有些自卑。我知道你們沒有給我公平,我一定會證明自己!”

  挫折讓我不被民歌淹沒

  後來的日子裏,名不見經傳的譚晶參加了各種比賽。她自己的專業方向是民族唱法,但是參加的比賽,全是通俗類。大三那年,她又偷偷報名參加了七星杯中外歌手大獎賽。憑借一首當時流行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譚晶最終獲得第一名和7000美金的獎金。在北京長虹橋附近的一個銀行裏,她把獎金兌換成了五萬多人民幣。“家裏這幾年為我付出的那些學費,我一次就全部掙回來了。”

  畢業那年,大家都忙著找工作。為了把戶口遷到北京,譚晶當時報考的所有單位都是部隊院團。當時總政文工團因為毛阿敏的離開,領導希望再招一位唱通俗的歌手。譚晶因為大學期間一係列通俗歌曲比賽的獲獎成績,最終順利進入總政,穿上了軍裝。

  第一次演出時,她在後台看見了一張又一張熟悉的麵孔:彭麗媛、閻維文、蔡國慶……那都是她小時候無數次在電視裏聽過的聲音。“現在我居然和這些老師成為了同事!”

  2000年8月,中央電視台演播大廳裏,青歌賽進入通俗組決賽之夜。抽到最後一位的譚晶壓軸出場,當時已是晚上11點。選手和評委都很疲倦,譚晶以一曲《大地》結束了首次青歌賽之行。這是一首讓譚晶打通民族、通俗、美聲跨界唱法的特點得以盡情發揮的代表作。斬獲金獎的喜訊傳來,侯馬的親人們已經開始放鞭炮慶祝了。

  “其實大家不再滿足一個人隻有一種唱法,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要,李穀一老師的時代跟彭麗媛老師不一樣,宋姐(宋祖英)的時代,跟我們又不一樣。”她也成為繼宋祖英之後,第二位放歌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中國歌手。

  那天演出,她一直都在台下的觀眾席裏找尋媽媽的身影。這些年來,隻要有大型演出,媽媽都會在台下的一個角落裏全程陪伴女兒。當演唱到電視劇《喬家大院》主題曲《遠情》時,譚晶一眼就找到了台下的媽媽,那位最忠實的觀眾淚流滿麵,卻滿是微笑……

  “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一夜成名,我的每一步,都是媽媽的陪伴、自己的努力和學習的結果。入學時我十幾名,畢業時第三名。我的鋼琴,永遠是班裏的第一名。”回首這些年走過的路,譚晶覺得自己的成功應該歸功於踏實,“我要感謝大學時自費生的經曆,正是有了這段挫折,我才會不斷試圖證明自己,才沒有被淹沒在民歌的聲音裏。”

本文來源://www.ginafitz.com/wendang/12345/

推薦閱讀

說早安的搞笑說說大全

說早安的搞笑說說大全

導語:說說心情:早安不是早死,棗死了,棗肉進肚子裏了!所以還能和你說早安的我還活著,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下麵是小編分享的關於說早安的搞笑說說大全。  一,說早安的搞笑說說圖片  二,說早安的搞笑說說大全  1、“我的女朋友漂亮、俊俏、乖巧、天真、燦爛、浪漫、善良、可愛、苗條、機靈、水靈、飄逸、性感、勤
2020-10-21
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立即刪除! Copyright © 推薦範文網 京ICP備166057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