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詩歌 詩詞 詩經

多情的詩壇翹楚餘光中

發布時間:2021-10-29   來源:唐詩    點擊:   
字號:

【www.ginafitz.com--唐詩】

  餘光中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 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台灣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

  餘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於南京,21歲時離開祖國大陸到台灣,64歲時終於踏上故土,結束了對祖國母親“白發上頭的海外遺孤,半輩子斷奶的痛。”的呼喊。在台灣,餘光中從青澀的講師變成曆經滄桑的老教授;從投稿的新秀變成寫序的老前輩。在他諸多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移居海外的遊子,一個思想透徹的智者,一個作為果敢的勇者,雖然少年起便經受動蕩,而個性卻日趨溫和厚道,老得漂亮,老得可愛。

  帶著對“鄉愁”的印象,記者見到了餘光中先生。他滿頭銀發,身材瘦削、著粉紅色襯衣,完全出乎了許久以來我心中為他精心勾勒的畫像。他沒有我想象中的憂鬱,更沒有我想象中的嚴肅深沉。相反,餘先生和藹可親、精神矍鑠,我們整個訪談過程都談笑風生,其睿智和真誠處處可見。

  這位用郵票和船票表達了自己濃鬱思鄉之情的詩人,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占據了詩壇一席之地。他膾炙人口的《鄉愁四韻》曾被七八個音樂界人士譜過曲,包括羅大佑、李海鷹等也唱過這首詩。作為一個詩人來講,詩比人先還鄉是對詩人最大的安慰了。

  餘光中先生生於1928年的重陽節,所以他自詡為是茱萸的孩子,生在這樣一個有詩有酒的日子裏,他的一生也的確與詩文相伴。餘先生稱他的生命有四度空間,即寫詩、寫散文、寫評論和翻譯,它們共同為餘先生構成了一個立體的美感世界。

多情的詩壇翹楚餘光中

  幽默的詩人

  凡是和餘光中先生對過話的人無一例外地會有同一種感受――快樂和愉悅,餘先生的幽默隨處可見。

  他說,詩與散文不一樣,詩是專業文體,專門用來抒情。而散文的任務很雜亂,可以用來應付生活中很多事情,比如寫書信、記日記、寫報告等。他打了個比喻說,詩是情人,專用來談情說愛;散文是妻子,一會兒要進廚房,一會兒要管小孩子。

  當我們問到餘先生的作品入選教材,有何感想時,餘先生如是說,這是一個鼓勵,讓他感到光榮,感到責任重大;同時又覺得這是一個“蠻嚴重的問題”。他舉例說有一次他參加一個婚禮,一位中學生認出了他,奇怪地說“這個人不是早死了嗎?”。原來這位學生的課本裏有餘光中的詩,而餘先生的詩位置介於孟子和諸葛亮文之間,所以學生才會疑惑,這位和孟子、諸葛亮“同行並作”的人怎麼可能坐在這兒喝喜酒呢?”而餘先生作為一個古稀老人,拿自己的死當笑話來講,讓我們感到,他不僅是一個詩人,也是一位哲人了。談到舊體詩和新詩,他說自己在美國高速公路上開車,寂寞時,就會吟誦中國古典詩詞。“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最好吟詠李白的詩;而若是騎著馬,那麼最好吟詠王維的詩――他們的速度是有區別的。”

  這次到山東,餘光中和夫人範我存有時間去了一家書吧,吸引了很多讀者都擁過來與他簽名、合影,再加上現場還有眾多媒體采訪,場麵有點兒亂。當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挨在他身邊與他合影留念時,他不失時機地、從容地說了一句,“這是換湯不換藥”,本來緊張的氣氛被他這麼一句話潤澤開來,大家的心情一下子就放鬆了許多。

  餘光中一向認為,“一個真正的詩人應該保持民族的想像力和表達力。一個民族要產生一個大作家,必須保持想像的活力,能夠敞開心扉,接納萬物,能夠跟萬物交流。真正的詩人他的本領在哪兒,他應該能在一個混沌不清的世界中理出一個頭緒來,並把它表達出來。”以此看來,想像的活力不但成就了他在詩壇上的造詣,更凸顯了他幽默風趣的本色。

  夫妻情

  餘先生說他一生的際遇可以用“女性”來說明,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這位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在生活上卻是一夫一妻,白頭偕老。

  據聞,餘光中先生和夫人範我存女士自小就青梅竹馬,這次采訪使我們有機會對這一說法進行求證。餘先生更正說,“其實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因為我們第一次見麵時已經是初中的學生了,真正的認識是到了台灣。”原來,範我存女士是餘先生三四十個表兄妹中的一個表妹,雖然這樣,但他們從小隻在南京見過一次麵後就失散了,一直到台灣之後,他們才認識。說起和夫人的那段戀愛史,原本在人們想象中情感奔放、浪漫、灑脫的詩人卻顯得羞澀拘謹。範女士在一旁解圍說,“他一直都是這麼內向的,一般在人們想象中詩人的浪漫應該是一天到晚找女朋友,不停地戀愛,還要抽煙喝酒什麼的。其實,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詩人也不一樣,有的詩人從外表上看可能會給人那種感覺,但餘先生的浪漫是你從他的詩裏讀到的。”

  與我們的交談中,餘光中和他的夫人都是用嫻熟的普通話交流,但在家裏,他們用的卻是標準的四川話。原來,抗日戰爭時候,範我存女士整個小學階段都是在四川讀的,而餘先生整個中學段也都是在那裏完成,四川話可以說是他們的第二個母語。所以在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他們在台灣見麵時,就很自然的用四川話來對談。我們於是追問他們第一次見麵時是如何用四川話來交談的,範女士立刻將這個難題拋給了餘先生,餘先生認真地回憶說,“第一個反應我清楚地記得,我們先是相對一笑,然後她就用四川話說‘原來你是我的表哥呀?’餘先生純正的川話惹得眾人大笑。正當大家疑惑倆人竟然相見不相識時,旁邊範女士的解釋卻讓我們更覺這位老人的可愛之處,“我當然知道他是我表哥,剛才是他編出來的,這也正是他機智的表現。”餘先生麵對餘夫人的不近人情抗議說:“哎呀,你怎麼可以當麵揭穿我的謊言呢?!”眾人哄堂大笑,無一不深切體會到他們相濡以沫、琴瑟和諧的感情生活。

  可能是餘先生對祖國長時期的眷戀與鄉愁,使他對旅遊情有獨鍾。餘先生說過,如果要旅遊,他一定會請蘇東坡,像杜甫太嚴肅了,李白有點不負責任。在古代的這些文人裏麵,隻有蘇東坡是最多才多藝的一位,既有儒家的執著,又有道家的豁達,而且他的個性又非常地親切、幽默,是非常有趣的一個人。當然,這隻是想像中的愜意,不過眼前能夠彌補這一憾事的倒有一人,那就是他的夫人範我存女士,他說“她是一個地圖宣讀員,還是一個導遊,記性又好,還是一個記憶庫,同時還是一個攝影者、攝像者,偶爾還可以用來公關……”在場者無一不開懷大笑,自此也發現了餘先生除了做學者之外的另一個長項――知人善任,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父女情

  餘先生除了有一位非常心愛的夫人,同時還有四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名字分別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餘先生稱,在家裏,這些“珊”簡直可以排出一個珊瑚礁了。

  他對自己的女兒非常疼愛,有時甚至唯恐自己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飛出去控製不了她們。這種憂慮和不安在女兒們還在讀中學的時候,就通過一篇叫《我的四個假想敵》的文章顯現無疑。在裏麵他把四個未來女婿想成自己的對手和敵人,想盡各種辦法和他們搞鬥爭,對付這些外來侵略者。那麼今天,當這些假想敵都已經成為真的敵人了,餘先生早早設下的那棵“盤地的樹根”絆倒敵人的腳了嗎?餘先生如是說:“那也沒有,可以說虛驚一場,這四個假想敵還沒有完全出現,現在女性很多都很獨立,晚婚的很多,四個女兒隻出嫁了百分之五十而已。以後我還得全身戒備,雖然有一點為時已晚了。”對於這些“偶爾路過,卻一伸手就來摘果子”的小子,範女士卻不是那麼討厭,因為她覺得“家裏頭多了一個男人,比較不一樣,他(餘光中)每次洗車的時候都抱怨沒人來幫忙,因為女孩子比較不幫忙,男孩子比較會來幫助洗車。”即便如此,餘先生卻顯得並不買賬,他怨言“她(範我存)當然不一樣,她本來就是裏應外合,她是幫著那些人的,我在家裏的地位是岌岌可危,腹背受敵。”

  盡管餘先生有諸多“怨言”,但他在家裏還是很受照顧的。他常常形容自己住在家裏是住在女生宿舍,而且自封為“舍監”。雖然這位“舍監“並沒有盡到職責,放進來了兩個“壞小子”,但餘先生對女兒們的表現還算基本滿意。“她們倒是沒有那麼乖,不過呢,女孩子是比較文靜,不會那麼吵鬧,而且比較護家,在晚餐桌上也沒有人跟我爭酒喝。”這位有著淵博學識的老人,卻總掩飾不住天真性情的流露。

  故鄉情

  “怔對水和田壯闊的鏡頭,一刹那劇烈地感受,白發上頭的海外遺孤,半輩子斷奶的痛。”餘光中這首30年前在香港藝術中心看到水和田黃河攝影展後創作的《黃河》,曾經讓朗誦者童自榮潸然淚下,在雄渾的音樂中,仿佛聽到了黃河的咆哮和一個遊子對祖國母親深情的呼喊。

  這樣的呼喊直到1992年,終於喚起了祖國母親的回應。應中國社科院外研所之邀,餘光中回到了魂牽夢繞的中國,講演《龔自珍與雪萊》,緊接著請柬紛至遝來,他回鄉的步伐自此越來越頻繁,近乎一年一趟。令他難忘的是1995年,他回母校廈門大學參加校慶並講演,與老校長汪德耀先生在慶典會上重逢。餘光中回台後寫下了絕唱《浪子回頭》,“鼓浪嶼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節終於有岸可回頭,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一百六十海裏的海峽,為何,渡了近半個世紀才到家……”另一次要數1997年,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他的7卷本“詩歌散文集”,他足遍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和北京,為他的詩迷們簽名。餘光中回憶說“我小時候就是個南方人,長江以北就沒有來過。來到東北,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我不覺得陌生,因為到關外,我就想起抗戰時候唱過的《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萬裏長城萬裏長》的歌。每次唱這些歌,都覺得很親切,甚至有的時候要流淚。無所謂華南、華北還是關外,全是中國,那是同樣強烈的民族感情。”“2003年海峽詩會――餘光中詩文係列活動”在福建常州永春等地舉行。當演員與餘光中交流他的作品該如何朗誦,餘光中回想起《黃河》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時,聲音哽咽了,“我是在下遊飲長江水的孩子,黃河的奶水沒有吮過一滴。”餘光中說,那時他除了寫詩,不知道還能以什麼方式感覺到與“中國”有聯係。

  如今的餘光中,在曆經半個世紀後終於跨過了空間帶來的“鄉愁”,在旁人看來,古稀之齡能經常回故鄉一探是幸福的,但餘光中明白,其實那濃濃的鄉愁,並不是回幾趟故鄉就能消解的,麵對著悠遠而豐滿的中華文化時,深深沉浸在心頭的是一種時間與文化的鄉愁。假如生命是一條河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源頭,人的一生中無論你怎樣的輾轉漂泊,最後都將漂流入海,我們共同期待著,餘先生的鄉愁與海峽兩岸人民的鄉愁能早日結束。

本文來源://www.ginafitz.com/tangshi/201370/

推薦閱讀

十裏春風不如你散文

十裏春風不如你散文

三月的江南,細雨微灑,宛若一幅精致的水墨丹青畫,清新迷人。我撐著一把油紙傘,寂然地穿梭在煙雨小巷中,與你不期而遇。  此時的桃花最為常見,一樹一樹,開得那麼熱鬧,那麼濃豔。但我更喜梨花,潔白素雅,不事張揚,一如初次遇見的你——一個從唐詩宋詞裏走出的少年,清瘦、溫婉,臉上掛著清淺的笑容,淡若梨花,若有
2018-11-11
最新勵誌的故事:三百個帖子成就的小米

最新勵誌的故事:三百個帖子成就的小米

現在蘋果手機台說火遍了全世界,隻要一提起蘋果手機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知道,可是在中國,如果除了蘋果手機,那麼讓你濂出另外的一款知名度最高的手機是哪一款?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說是小米手機。確實小米手機以高性價比獲得了大部分人的認同,而小米手機的CEO雷軍也被人們譽為中國的“喬布斯”。  而在雷軍的職業
2018-10-11
關於離開的情感散文

關於離開的情感散文

我是被幻想寵壞的孩子 它在一首唐詩裏被你拆分  從夢境的媽媽的懷中 悄悄的離開  這是必然的 比如有些事物的另一邊  我又何必 圍繞生長童謠的春天  來播種我的思念 讓沃野生長出生活格言的嫩芽  我將用我漫長的等待 讓青春的蕾的笑容開出花來  又何必 用你化妝的黎明占有我沉默的黑暗  我又何必 繼續
2018-09-24
淺談詩仙李白

淺談詩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祖籍今甘肅,生於中亞細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5歲時隨父遷居到今四川。他是唐代大詩人。他的詩想象豐富,風格豪放,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等。  李白周歲生日那天,家人在他麵前擺放了許多東西,如毛筆、書本、戒指、
2018-09-10
龍城還是盧城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龍城還是盧城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龍城還是盧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傳誦千古的《出塞》,抒發了王昌齡追昔撫今的感慨。一般認為,詩中的飛將指西漢名將李廣,他長期戍守北部邊境,以勇敢善戰著稱,匈奴呼之為飛將軍,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畏懼、驚退。那麼,詩中的龍城又指何處呢?  曆來唐詩集
2018-08-24
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立即刪除! Copyright © 推薦範文網 京ICP備166057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