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詩歌 詩詞 詩經

王維的唐詩過香積寺

發布時間:2021-10-18   來源:唐詩    點擊:   
字號:

【www.ginafitz.com--唐詩】

  《過香積寺》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

  《過香積寺》

  作者: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王維的唐詩過香積寺

  【注解】

  ①香積寺:今名風穴寺,又名千峰寺,位於汝州市 區東北9公裏的中嶽嵩山少室山南麓風穴山中。風穴山口,兩山夾道,萬木蔥蘢,流水潺潺。迤儷北行3華裏,方能發現寺院,確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處”的詩情畫意。

  ②入雲峰:登上入雲的高峰。

  ③鍾:寺廟的鍾鳴聲。

  ④咽:嗚咽。

  ⑤危:高的,陡的。“危石”意為高聳的崖石。

  ⑥冷青鬆:為青鬆所冷。

  ⑦薄暮:黃昏。

  ⑧曲:水邊。

  ⑨安禪:指身心安然進入清寂寧靜的境界。

  ⑩毒龍: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見《涅磐經》:“但我住處有一毒龍,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韻譯】

  早聞香積寺盛名,卻不知在此山中;入山數裏,登上了高入雲天的山峰。

  這兒古木參天,根本沒有行人路徑;深山中,何處傳來隱隱約約的寺鍾。

  俯聽危石的流泉,輕輕地抽泣哽咽;山高林密不透日影,鬆蔭寒氣猶濃。

  日已將暮,我佇立在空寂的清潭邊,有如禪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翻譯】

  不知香積寺在此山中,行來數裏身入雲峰。無人的石徑旁叢生古樹,深山裏是何處響起鍾聲。流泉聲咽,穿過峭立的崖石;日色清冷,照著濃蔭的青鬆。暮色降臨空潭側畔,入定的禪心製服了邪念妄想。

  【評析】

  香積寺:唐佛寺名,在今陝西長安縣南神禾原上。

  香積:佛教傳說眾香國的佛名。

  王維的詩,不隻是“詩中有畫”,而且往往“詩中有道”。特別是在他晚年,沉緬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詩中的“道”,即禪理、禪趣尤濃。這首詩描寫深山古寺環境景色:古木、雲峰,渺無人跡的山徑,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聲,照在深蒼鬆林上的淒冷日色,還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麼蕭瑟暗淡、幽冷闃寂,給人以遠離世間塵囂之感。這既是詩人赴寺途中實見實聞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極出世的禪寂心境的寫照。

  詩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領讀者進入他所企求的無煩擾的寂靜禪境。曆代的一些詩評家,從唐代的司空圖到清代的王士禛,稱王維為“詩佛”,竭力推崇王維的這一類詩,認為“字字入禪”,最有神韻。清人吳汝倫就稱讚這首詩“幽微夐邈,最是王、孟得意神境”(《唐宋詩舉要》引)。

  這首詩構思精妙,寫景技巧高超。從構思說,前四句寫赴寺道中山景。首聯寫他在雲霧彌漫的高山中行走了數裏,還不知道香積寺在哪裏。落筆就以“不知”二字,表現出一種迷惘的心境。次聯寫隻見古木夾道,寂無人跡,忽聞鍾聲自林靄傳來,卻仍不知寺在何處。這兩筆生動地表現出山的深幽。“何處”既與“無人”對偶,又遙應開篇的“不知”,將一種幽遠深奧、縹渺莫測、令人迷惘訝異的意境氛圍渲染得越來越濃。因此清人趙殿成說:“此篇起句超忽,謂初不知有山寺也;迨深入雲峰,於古木森叢人跡罕到之區,忽聞鍾聲,而始知之。四句一氣盤旋,滅盡針線之跡;非自盛唐,未易多靚。”(《王右丞集箋注》五六句,再進一步借泉聲的幽咽和日色的淒冷,渲染山寺遠離世間煙火、俗人難以接近的氛圍。結尾兩句才寫到寺,但仍然不寫寺中景物,而寫寺外清漂的空曠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禪入定。安禪:佛家語,指佛徒安靜地打坐,身心安然入於靜思凝慮萬念俱寂之境,製毒龍,佛家故事,說西方的一個水潭中,曾有一條毒龍害人,被佛教高僧以無邊佛法製服,這裏比喻佛法可以克製人心中的一切世俗雜念和妄想。由此可見,全詩寫寺,不從正麵直接描繪,而隻是由低處到高處、由遠處到近處地從各個側麵烘托山寺的深幽。近人俞陛雲說:“ 常建過破山寺,詠寺中靜處;此詠寺外幽景,皆不從本寺落筆。”(《詩境淺說》)正是借助於這種巧妙的構思,詩人由淺及深地創造了超脫塵俗和忘我入禪兩個境界,使外在景物與內蘊的禪境相互映照。

  這首詩最精彩的一聯是:“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上句寫所聞,下句寫所見。山中危石聳立,流泉受到阻擋,隻能緩慢地、時斷時續地流淌。它們在嶙峋的危石間艱難地穿行水流聲音變得細小了,低沉了,暗啞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極準確、生動、傳神。深山青鬆樹密蔭濃,日光照射在鬆林間,因為受到陰暗的環境影響,而現出寒冷的色調。詩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絕妙。這十個字,把泉聲、危石、日色、青鬆四個意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淒冷與泉聲的幽咽相互襯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趙殿成評論說:“下一‘咽’字,則幽靜之狀恍然;著一‘冷’字,則深僻之景若見。

  昔人所謂詩眼是也。”(《詩境淺說》)

  “日色冷青鬆”一句,還巧妙地運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視覺意象,詩人卻用觸覺感受的“冷”來形容它,使視覺向觸覺轉移,從而相互交通,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現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詩人中,王維是比較早地並且成功地將通感運用於詩歌創作的。

  【讀後感

  修身養性的生活是我現在的理想追求,我對長安城的香積寺已經慕名已久,那是心靈深處的一座家園,那是超脫塵世的一片樂土。我決定去尋找我的家園,我的樂土,不知該何去何從,一邊尋找一邊前進,行不數裏,便來到雲霧繚繞的山峰之下。那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樂園嗎?我被眼前這方景象驚呆了,古木參天的叢林中,茂密的叢林蓋過了外麵的世界,偶爾從樹葉的縫隙中透露點點太陽的影子,這茫茫的綠色之中,杳無人跡,在這空靈之中耳邊卻傳來隱隱淡淡的鍾聲,讓我興奮,令我驚奇的是這鍾聲非但沒有衝淡環境的幽靜,反而增添了幾份“鳥鳴山更幽”的僻靜。

  我完全淘醉於這天籟之音中,可是隨即卻又被迷茫籠罩了,這鍾幽幽揚揚的鍾聲又是從哪兒傳來的呢?何處會傳出這來自天籟的聲音呢?我是多麼急切的想要去捕捉著讓我癡狂沉醉的聲音啊!幽遠深奧、縹渺莫測、令人迷惘訝異的林靄如在眼前。溪水之中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隻能在嶙峋的岩石間艱難地穿行,仿佛痛苦地發出幽咽之聲。

  夕陽西下,昏黃的餘暉灑在一片幽深的鬆林上,冷色的青鬆,使照在上麵的日光仿佛也變冷了。泉聲的幽咽和日色的淒冷,使我感覺置身於山寺,遠離世間煙火、俗人難以接近的氛圍。此情此景隻能讓我用“冷”來形容往日激情如火的太陽,幽幽的落日餘暉點點滴滴塗抹在一片幽深的鬆林上,這情狀,豈能不“冷”?我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時才到香積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

  暮色降臨,麵對空闊幽靜的水潭,看著澄清透徹的潭水,聆聽著寺內修行學佛的僧人的悠揚的誦經聲,我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個水潭中,曾有一毒龍藏身,累累害人。佛門高僧以無邊的佛法製服了毒龍,使其離潭他去,永不傷人。我這才遁悟,原來佛法可以製毒龍,亦可以克製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塵世見的煩惱在這隱隱約約的經聲中化為烏有,顯得那麼渺小,那麼不堪一擊。原來那天籟之音竟來自這深山寺廟,這就是我心中的最終故土啊!沒有煩擾的寂靜禪境,深幽超塵。洗淨鉛華,看透紅塵。

本文來源://www.ginafitz.com/tangshi/199052/

推薦閱讀

十裏春風不如你散文

十裏春風不如你散文

三月的江南,細雨微灑,宛若一幅精致的水墨丹青畫,清新迷人。我撐著一把油紙傘,寂然地穿梭在煙雨小巷中,與你不期而遇。  此時的桃花最為常見,一樹一樹,開得那麼熱鬧,那麼濃豔。但我更喜梨花,潔白素雅,不事張揚,一如初次遇見的你——一個從唐詩宋詞裏走出的少年,清瘦、溫婉,臉上掛著清淺的笑容,淡若梨花,若有
2018-11-11
最新勵誌的故事:三百個帖子成就的小米

最新勵誌的故事:三百個帖子成就的小米

現在蘋果手機台說火遍了全世界,隻要一提起蘋果手機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知道,可是在中國,如果除了蘋果手機,那麼讓你濂出另外的一款知名度最高的手機是哪一款?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說是小米手機。確實小米手機以高性價比獲得了大部分人的認同,而小米手機的CEO雷軍也被人們譽為中國的“喬布斯”。  而在雷軍的職業
2018-10-11
關於離開的情感散文

關於離開的情感散文

我是被幻想寵壞的孩子 它在一首唐詩裏被你拆分  從夢境的媽媽的懷中 悄悄的離開  這是必然的 比如有些事物的另一邊  我又何必 圍繞生長童謠的春天  來播種我的思念 讓沃野生長出生活格言的嫩芽  我將用我漫長的等待 讓青春的蕾的笑容開出花來  又何必 用你化妝的黎明占有我沉默的黑暗  我又何必 繼續
2018-09-24
淺談詩仙李白

淺談詩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祖籍今甘肅,生於中亞細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5歲時隨父遷居到今四川。他是唐代大詩人。他的詩想象豐富,風格豪放,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等。  李白周歲生日那天,家人在他麵前擺放了許多東西,如毛筆、書本、戒指、
2018-09-10
龍城還是盧城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龍城還是盧城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龍城還是盧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傳誦千古的《出塞》,抒發了王昌齡追昔撫今的感慨。一般認為,詩中的飛將指西漢名將李廣,他長期戍守北部邊境,以勇敢善戰著稱,匈奴呼之為飛將軍,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畏懼、驚退。那麼,詩中的龍城又指何處呢?  曆來唐詩集
2018-08-24
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立即刪除! Copyright © 推薦範文網 京ICP備166057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