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詩歌 詩詞 詩經

顧城給謝燁的信

發布時間:2021-11-04   來源:童話    點擊:   
字號:

【www.ginafitz.com--童話】

  顧城以“童話詩人”著稱於世,他的童話般的詩作中洋溢著他純淨的童心。

顧城給謝燁的信

  小燁:

  那是件多麼偶然的事。我剛走出屋子,風就把門關上了。門是撞鎖,我沒帶鑰匙進不去。我忽然生起氣來,對整個上海人都憤怒。我去找父親對他說:“我要走,馬上就走,回北京。”父親氣也不小,說:“你走吧。”

  買票的時候,我並沒有看見你,按理說我們應該離得很近,因為我們的座位緊挨著。火車開動的時候,我看見你了嗎?我和別人說話,好像在回避一個空間、一片清涼的樹。到南京站時,別人占了你的座位,你沒有說話,就站在我身邊。我忽然變得奇怪起來,也許是想站起來,但站了站卻又坐下了。我開始感到你、你頸後飄動的細微的頭發。我拿出畫畫的筆,畫了老人和孩子、一對夫婦、坐在我對麵滿臉晦氣的化工廠青年。我畫了你身邊每一個人,但卻沒有畫你。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你對人笑,說上海話。我感到你身邊的人全是你的親人,你的妹妹、你的姥姥或者哥哥,我弄不清楚。

  晚上,所有的人都睡了,你在我旁邊沒有睡。我們是怎麼開始談話的,我已經記不得了,隻記得你用清楚的北京話回答,眼睛又大又美、深深地像是幻夢的魚群,鼻線和嘴角都有一種金屬的光輝。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就給你念起詩來,又說起電影又說起遙遠的小時候的事情。你看著我,回答我,每走一步都有回音。我完全忘記了剛剛幾個小時之前我們還是陌生,甚至連一個禮貌的招呼都不能打。現在卻能聽著你的聲音,穿過薄薄的世界走進你的聲音、你的目光……走著卻又不斷回到此刻,我還在看你頸後最淡的頭發。

  火車走著,進入早晨,太陽在海河上明晃晃升起來。我好像驚醒了,我站著,我知道此刻正在失去,再過一會兒你將成為永生的幻覺。你還在笑,我對你憤怒起來,我知道世界上有一個你生活著、生長著比我更真實。我掏出紙片寫下我的住址。車到站了你慢慢收拾行李,人向兩邊走去,我把地址給你就下了火車。

  顧城

  1979年7月

  拓展:

  顧城的簡介大全

  顧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

  1968年,即12歲時輟學養豬。“文革”前即開始寫詩。

  1969年隨父顧工下放山東廣北一部隊農場。

  1973年開始學畫,並進入社會性作品寫作階段。

  1974年回京在廠橋街道做過搬運工、 鋸木工、借調編輯等。《北京文藝》、《山東文藝》、《少年文藝》等報刊零星發表作品。

  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在《蒲公英》小報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並成為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詩人。

  1980年初所在單位解體,失去工作,從此過漂遊生活。後辭職隱居激流島。

  1982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協會。

  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7年5月應邀赴德國參加明斯特“國際詩歌節”,隨後開始周遊西歐和北歐諸國,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後定居新西蘭。

  1988年赴新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係研究員。後加入新西蘭國籍並辭職隱居激流島。

  1992年重訪歐美並創作。獲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創作年金,在德國寫作。

  1993年,又獲德國伯爾創作基金,在德國寫作。

  1993年10月8日於新西蘭所居島因為離婚與其妻謝燁發生衝突,謝燁受傷倒地,過程成謎,顧城隨即自殺,謝燁於其死後數小時不治。

  顧城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逝世後由父親顧工編輯出版《顧城詩全編》。

  家庭悲劇

  1979年顧城和謝燁(1958年7月4日-1993年10月8日)在火車上邂逅,為了追求謝燁,顧城趕到上海,天天躺在謝燁家門前木箱子裏。1983年8月5日在上海與謝燁結婚。1986年參加北京市作協在昌平舉辦的“新詩潮研討會”,結識北京大學中文係女學生李英(1964年1月-2014年1月8日)。1988年顧城夫妻前往新西蘭激流島定居,生有一子木耳,顧城不能容忍小孩奪走妻子對他的愛,謝燁隻好將小孩寄養在朋友家中。1990年7月李英成為第三者,謝燁竟能容忍三人世界。1993年1月迫於生計問題,顧城在西班牙、荷蘭、羅馬尼亞等國家講學。是年3月李英和英國情人約翰離開激流島,顧城為此大受打擊,寫下遺書,多次自殺未遂。

  1993年10月,謝燁收拾行裝,準備由奧克蘭前往德國,在前往奧克蘭的碼頭被顧城勸回家,顧城在新西蘭激流島寓所與謝燁發生爭執,在衝突中謝燁受傷倒地,顧城隨即自縊身亡,謝燁在送醫院途中死去。顧城殺妻的過程成謎。媒體報道稱“顧城用斧頭殺妻”,並稱“一個兒童已向新西蘭警方作證,事發當天他看到顧城躲在顧鄉家前麵的小徑,等約好的謝燁下車往顧鄉家走去時,顧城持斧頭從背後砍殺了她。1993年10月《文彙報》”。而依據顧鄉(顧城之姐)在《顧城最後的十四天》所說,斧頭根本就是不相關的偶然在場物件,沒有絲毫血跡,與案件無關,謝燁也僅僅是在額頭上有個不注意就看不到的小傷口而已。

  因此對顧城殺妻衍生出兩種說法,一是蓄意謀殺,二是誤傷。

  文學創作

  顧城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與舒婷的 典雅端麗、委婉綽約、美麗憂傷相比,顧城的詩則顯得純真無瑕、撲朔迷離。但是,在顧城充滿夢幻和童稚的詩中,卻充溢著一股成年人的憂傷。這憂傷雖淡淡的, 但又象鉛一樣沉重。因為這不僅是詩人個人的憂傷,而是一代人覺醒後的憂傷,是覺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現實而產生的憂傷。“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 找光明。”經曆過“文革”的一代青年,對顧城的這兩句詩是再熟悉不過的了。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當時激動人心的思想、文學 “解放”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當代新詩革新的起點。在顧城冥壽50周歲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顧城文學係列”首卷――《顧城文選·別有天地》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

  據此次“顧城文學係列”策劃人劉曦強介紹,此套四卷本將延續至次年9月出完,整套文選由“顧城之城”網站站主江曉敏和顧城胞姐顧鄉聯合編選並注釋。總計150多萬字的散文體作品,囊括了顧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這一創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個全麵而立體的顧城。

  “顧城之城”站主江曉敏是浙江溫嶺一所中學的高三語文老師,她於1993年閱讀了詩集《海籃》開始接觸顧城的詩,“1994年讀《詩探索》上麵顧城的朋友文昕寫的《最後的顧城》,讀到顧城鑄腳印那個段落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歡上顧城了。後來讀了幾乎能搜集到的顧城的所有資料。”

  顧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 《分別的海》和後期的《頌歌世界是樹木遊泳的力量》都讓江曉敏特別喜歡。她用“真”概括了顧城為人的最大特點,“自然純淨”則是她心目中顧城詩歌的最大特 點,“他的詩不是做出來的,而是從心間流出來的。讀他的詩時,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會兒是瓢蟲,一會兒是河流,一會兒又是石頭,這是另一層麵上的‘自 然’”。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顧城,分享顧城優美的詩句”,江曉敏於1999年創辦了“顧城之城”網站。

  然而,也有不少當年的詩友,如今卻不願再重新“麵對顧城”。

  “關於他的事兒,我不想發表任何意見”,一位當年頗有影響力的朦朧派詩人以此拒絕受訪。另一位當年和未出國前的顧城“有過比較多的交往”的詩人,則宣稱正忙著寫一部文化散文書稿而無暇評說舊友。

  “朦朧詩”陣地《今天》的編輯徐曉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為人》中,對北島、芒克等詩人有濃墨重彩的回憶,但談起顧城卻沒有太多的印象,“當時編他的詩主要是北島,我也隻是在公開場合見過他幾次而已。”

  多數詩友的不願置評,或許有眾多不同的複雜原因。但顧城真的就是這樣給人一種“活在自己一個人的城堡裏”的感覺。

  姐姐顧鄉比顧城大兩歲兩個月零三天,顧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湊熱鬧”。顧城不到一歲時就會走路,“他那 時幹得最多的事,是走到離地不高的大穿衣鏡前,對著鏡子看自己”。上了幼兒園的顧城還是“不愛湊熱鬧”,每次顧鄉去接他時,“也就不在玩鬧一起的孩子群中 找他,他熱衷躲在一邊看樹或者看螞蟻。”

  顧鄉回憶,從小博覽群書的顧城,一次為了安慰受欺負的同學居然給人家講起了《三國演義》的故事,並得到了“故事”的雅號。但同學們圍攏著想聽他講時,“還是不容易聽到他講故事,因為他不習慣被圍在中間”。“但是他又是想講的,也很想有人聽。”

  在渴望與外界交流和退回內心的“心理拉鋸”中,顧城隻好尋求姐姐當他“一個人的聽眾”,姐姐沒空聽時,“無奈之下他就進了別的屋子,隔著床一個人對著牆講起來”。

  及至“文革”的風浪裹挾一切,顧城還是“獨自在烈日下、在落葉中、在寒風裏走,在古城牆上拾一枚舊幣,在荒草中間找螞蚱、蜣螂”,“高音喇叭、滾滾人流、漫天傳單,對他如無一般。他嘲笑我(顧鄉),痛恨我,不許我去參加集體、社會活動,認定那些事情都很無聊,而我的同學都很庸俗。”

  這個活在自己“一個人的城堡”裏的顧城,給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見的裝束,是戴一頂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蘭演講時是這樣,1992年12月在德國演講時也是這樣。一頂高高的帽子,在詩人的國度裏,又何嚐不是一頂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嚐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顧城後來和妻子謝燁在新西蘭激流島上養雞種菜的生活也頗有獨立王國、自給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眼 裏,“顧城是個比較膽小的人,不是一個愛說話的人,是一個比較退卻、喜歡‘坐在後麵’的人。”崔衛平教授肯定顧城在朦朧詩派中“貢獻是相當大的”,但對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進行了質疑―――“聲稱環境黑暗而自己光明這種表述是一個任性的表達。一個人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陰影的存在、 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觀照社會時,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雜誌的重要成員劉自立,對“白話是否能寫詩”表示了根本性的質疑,因此對“朦朧詩”的整體評價都不太高,他覺得,顧城“隻是其中一員,也不比別人高明。”

  劉 自立是在不認識顧城的時候看過顧城的詩,“覺得他像個小孩兒在寫詩,又有老小孩兒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寫詩。”劉自 立認為,顧城的創作,一是比較注重寓意和象征,較少考慮詩歌的音樂性;二是帶有某種童話色彩,有所謂“頑童”性格―――是對“文革”僵硬的思維模式的反 撥,但這種“反抗”方式,是以一種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頑童”到最後也容易失控,這和他的詩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與社會溝通的中斷,都有聯係。劉 自立認為,顧城試圖用散文體語言賦予他的詩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義,但事實上,“尋找光明”和“相信未來”,並不新鮮。

  顧城是我國現當代詩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話詩人”。他的《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執地編織自己的夢,這是顧城的執著,也是他的魅力。在紛繁、肮髒的成人世界裏,顧城情願“閉上眼,世界就與我無關了”。他甘願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雲英和 蟈蟈的隊伍,向著沒有汙染的遠方出發”顧城認為“詩是理想之樹上,閃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純銀,鑄一把鑰匙,去開啟天國的門”,去表現“純淨的 美”。這種詩觀,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現實世界的不可彌合的分裂,不和諧的痛苦將在詩觀中得到解決,以實現人的心靈的“絕對自由”。這追求在未經涉世的 孩子的眼中和未經人類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采用兒童視角,在兒童的理想裏改造著成人世界。顧城此詩裏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風,敲 擊著成人世界的汙塵。他在用稚氣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悲涼又崇高,非常聖潔。這很有力量,一語 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駁。而用孩子般的夢想,訴說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發聵。北島呐 喊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時,顧城卻在執著的畫著“笨拙的自由”,他讓小河快樂,讓“長滿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愛”,讓“每一陣 靜靜的春天的激動/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沒有詛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進詩中,就像一場暴風雨後,一切都非常平靜,世間甚至沒有一星塵埃飄動, 受了洗禮般,世界變得幹淨,心也不染風塵。在西方文學中也經常有這樣的藝術形象。在一群汙七八糟的人寰世界裏,會出現一個非常無辜的小孩子。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 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小天使,他幫助陷入絕望的音樂家萊維屈恩創作出輝煌的音樂。這個小天使是希望,是一個亮點來平衡這個世界當中所有人的罪。顧城用未涉 世的孩童的眼和心靈感受著成人世界,構建著自己的童話家園。在國外接受采訪時,他曾專門對“童話”作過解釋,他特別強調這個“童”是李贄“童心說”的“童”,指未被汙染的本心,而不是指兒童幼稚的心,因此他的詩中住著“不會流淚的眼睛”,“天空和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淡綠的夜晚和蘋果”,它們擁有“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的時刻。

  顧城總是戴著一頂用褲腿改造成的帽子,他為什麼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釋是為了避免塵世間汙染了他思想,引用“諶赫”的話:

  因為他的靈魂告訴我們,他的詩歌告訴我們,他眼中的世界,總會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而他的高潔卻是與生俱來的。那頂帽子,讓他遠離了世界,也親近了世界。

本文來源://www.ginafitz.com/tonghua/202403/

推薦閱讀

秋天的童話800字作文

秋天的童話800字作文

想像有一個鋪滿落葉的楓樹林,樹木整齊地排列在幽靜的道路兩旁,樹林的深處有一座淡雅的小木屋,那裏承載著秋天的童話,沒有劇情,沒有主角,卻有我心靈的靜默在此綻放。這便是我的精神家園。  童話裏有飄不盡的落葉,我最愛那在樹頂不停翻飛而遲遲不肯落下的幾片黃葉,它們隨風而動,這樣的自由自在,也許這就是世間最美
2021-09-21
七顆鑽石這篇課文內容

七顆鑽石這篇課文內容

《七顆鑽石》是19世紀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關心青少年教育問題的童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七顆鑽石這篇課文內容,歡迎閱讀收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七顆鑽石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幹涸(hé)了,草木叢林也都幹枯了,許多人及動物都焦渴而死。
2021-03-22
描寫雪的小段落

描寫雪的小段落

雪花很白很白,白得那麼純潔,它們把大地變得也很純潔很美麗。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描寫雪的小段落,歡迎閱讀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1、冬天好似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冬天的雪更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冬天,天氣冷了,雪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立刻給世間萬物蓋上了一層雪白的,厚厚的棉被。鬆樹穿著她的新大衣,在雪中舞蹈者;
2021-01-21
年輕的巨人故事

年輕的巨人故事

導讀:年輕的巨人的故事講述了農夫兒子的個頭還沒有他的大拇指長,後來被一個巨人帶走了,之後他長成高大巨人回家鄉找父親,可是家裏的糧食根本不夠養活他,於是他外出闖蕩,這期間都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從前,有個農夫生了一個兒子,兒子的個頭還沒有他的大拇指長。許多年過去了,他這兒子一點兒也沒有長大。一天,
2015-03-04
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立即刪除! Copyright © 推薦範文網 京ICP備166057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