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蓮》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

發布時間:2016-10-19 點擊:

  蓮

  蘇軾

  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①抵:比得上。

  ②旋:很快。

  (1)蘇軾《蓮》中從味覺上寫出蓮子充滿自然清新的香味,表達詩人希望回歸自然,對大自然的野趣充滿向往之情的詩句是: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2)詩中用“露為風味月為香”來描繪蓮子的味道,你認為這樣寫有什麼巧妙之處?

  [答]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用“露”和“月”來形容蓮子的風味和香氣,似乎不合情理,但這種形容卻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和無窮的回味。

  二:

  1.這首小詩表達了詩人對蓮子的喜愛之情,反映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請你自選角度對“露為風味月為香”這句詩進行賞析。

  答案

  1.不以官場失意為意的恬淡閑適。

  2.這句詩,詩人用“通感”法描寫蓮子的新香,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和無窮的回味。正因為清晨采摘的蓮蓬還浸著露水,還披著月色,因此說它有“露”的風味、“月”的香氣就與情境相吻合。再說蓮子那滋味,那香氣,如“露”似“月”,那樣新鮮、滋潤、淡雅、甘醇、香甜,也是說得通的。(意思對即可)

  翻譯:

  城中有人挑著擔子在賣蓮房,

  於是我們未去西湖泛舟郊遊玩賞。

  蓮農隨即攀折擔中的荷花,剝出蓬內蓮子,

  那蓮子有著露水的風味,月色的清香。

  筆者認為這樣的解釋值得商榷。

  首先,“抵”有兩種意思,一是“抵達,到”,參考書就是采用這個解釋;二是“相當,能代替”。筆者認為應采用第二種解釋。“未抵”是“不能代替,比不上”。“未抵西湖泛野航”意思是比不上去西湖泛舟郊遊玩賞。這樣采摘的蓮子就不是蓮農擔中的,而是西湖中的。這樣,就和後文蓮子帶有露水的風味、月色的清香更相符。

  其次,“旋折荷花剝蓮子”,參考書認為“旋”(xuán)意思是“立即,隨即”,寫出了賣蓮子的蓮農動作迅速敏捷,表現詩人濟南市求購蓮子的心情急切。但“旋”(xuàn)還有一種解釋———“臨時(做)”。筆者認為此句可以理解為詩人臨時攀折荷花剝出蓮子。

  第三,從實際情況出發,蓮子成熟,荷花也即將凋謝或已經凋謝。蓮農賣蓮子一般帶著蓮蓬,連荷花荷莖一起帶著賣似乎不合情理。

  最後,詩人買蓮子和去西湖泛舟似乎並沒有衝突之處。詩人完全可以買了蓮子再去泛舟西湖。一邊品嚐新鮮的蓮子,一邊在西湖泛舟玩賞,應該更有詩情畫意,更有鄉野之趣。

  如上所述,筆者認為這首詩應該理解為:

  城中有人挑著擔子在賣蓮房,

  比不上我們去西湖泛舟郊遊玩賞。

  臨時攀折荷花,剝出蓮蓬內的蓮子,

  那蓮子有著露水的風味,月色的清香。

  賞析

  《蓮》這首小詩,表達了詩人對蓮子的喜愛之情,反映了詩人不以官場失意為意的恬淡閑適的心情。詩的開頭兩句敘事,交代了“賣蓮房”一事強烈地吸引了詩人,詩人連泛舟遊西湖的打算都放棄了。在這平實的敘事中,透露出詩人對蓮子的喜愛之情。“旋折荷花剝蓮子”既寫出了賣蓮子者動作的迅速敏捷,也寫出了詩人求購蓮子的心情急切。“露為風味月為香”一句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用“露”和“月”來形容蓮子的風味和香氣,似乎不合情理,但這種形容卻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和無窮的回味。

蘇軾《蓮》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

//m.ginafitz.com/shiju/30558/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