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鑒賞題思想情感的解讀技巧

發布時間:2020-09-29 點擊:

  一首優秀的古典詩歌,它的形象塑造、語言特色,亦或它所運用的表達技巧,應當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一部作品所體現的思想內容和作者表達出的觀點態度,才是它的最大藝術價值之所在。所以,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是進行文學鑒賞活動,當然也是設計高考古典詩歌鑒賞題的主要出發點。

  古典詩歌的作者在他們的作品中表達情感、主張、觀點和態度時,直白張揚(或開門見山,或卒章顯誌)的少,含蓄隱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誌)的多。因此,正確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必須多管齊下,準確理解、仔細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讀。

  下麵,試以2007年全國及分省命題的多份高考試卷為例,就高考古典詩歌鑒賞題思想情感的解讀技巧作些初步探討。

  一、熟悉形象的符號意義

  眾所周知,古典詩歌乃至各類文學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詩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敘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這些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稱作“意象”。隻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詩歌中,有不少意象的符號意義是固定的。這些意象,有著豐富特殊的文化內涵。它們已不是一種單純的物體,而是一種思想情感的象征。所以,對這些慣用意象的符號意義,我們必須了解。如抒愁寫恨時,常用“水”、“雨”等意象來表達,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則常用來表惜別懷遠,如: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還有,鬆、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潔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鳥象征自由等等。

  如2007年全國Ⅰ卷,鑒賞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十家。寒食後,酒醒卻谘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斷火試斷茶,詩酒趨年華),在依題回答“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時,就得抓住“細風”、“斜柳”、“煙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這些景物(意象)。因為作者選擇的這些意象,體現了其深厚的寓情於景的功力,無不與本詞所表現的“鬱鬱不得誌的苦悶心情無法排遣而又極力想暫時排遣”的主旨相契合。

  再如2007年浙江卷,選用了三首詩歌:唐人劉禹錫的《烏衣巷》、金人吳激的《人月圓》及元人趙善慶的《中呂?山坡羊?燕子》。之所以把它們作為一組材料來進行比較閱讀,原因之一是三首詩歌中都塑造了一個相同的意象:燕子。請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人月圓》)“語喃喃,忙劫劫,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中呂?山坡羊?燕子》)後兩句中的“燕子”,明顯是從《烏衣巷》中化用而來。而《烏衣巷》中的“燕子”,則有著其特定的符號意義。吳激、趙善慶兩位詞曲作者剪裁唐人詩句,以抒亡國隱痛。於是,對命題者的下述設問,答案就很明確了:這三篇作品均通過燕子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興亡之感。

高考詩歌鑒賞題思想情感的解讀技巧

//m.ginafitz.com/shige/123693/

上一篇 : 故鄉散文詩歌

下一篇 : 故鄉老屋散文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