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版本有幾個 《紅樓夢》的版本到底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0-02-17 點擊:

  《紅樓夢》的版本到底有多少?本人了解到共有兩個係統;八十回本的有七種,一百二十回的有兩種,亦或許更多,隻是由於本人才疏學淺,目前,隻考證到這些。

  八十回本即《紅樓夢》前八十回曹雪芹原作,在曹雪芹生前就以手稿傳閱於親友之間。這些親友輾轉傳抄,並在書上加評加批,於是便產生了產種不同的手抄本和記錄本,因其中以署名“脂硯齋” 評批的居多,故後人統稱為“脂硯齋評本” 。

  一、 乾隆甲戍(十九年1754)《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甲戍本” 或“脂殘本”)

  抄本,殘存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共存16回。

  卷首有“凡例”5條,卷末有晚清藏書家劉銓福的跋語(同治二年和同治七年寫),是兩次收藏結合的。因第一回第8頁正文中有“脂硯齋甲戍抄閱再評” 一語,故通稱為“甲戍本” 。此書於1927年發現,當時即被胡適收藏。1962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有影印本。

  二、乾隆己卯(二十四年1759)冬《脂硯齋四閱評本石頭記》(簡稱“己卯本” 或“脂配本”)

  抄本,殘存1至20回,31至40回,61至70回,共存40回。第二冊封麵《石頭記》書名下注明,“脂硯齋凡四閱評過” ,第三冊書名下又注明“己卯冬月定本” ,故通稱為“己卯本” 。因其中64、67兩回是原據別本抄配的,故又稱“脂配本” 。

  現應收藏在北京圖書館。

  三、乾隆庚辰(二十五年1760)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庚辰本” 或“脂京本”)

  抄本,缺64、67兩回,共存78回,分裝八冊。因第五、七、八冊的書名《石頭記》下注明“庚辰秋月定本” ,故通稱“庚辰本” ,現應收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1955年由文學古籍刊行社用朱墨雙色影印出版,其中所缺64、67兩回據“己卯本” 抄配補足。

  四、乾隆甲辰(四十九年1784)本《石頭記》(簡稱“甲辰本” 或“脂晉本”)

  抄本,共八十回,是現存各種傳抄本中最完整的,1953年發現於山西,今應收藏北京圖書館。卷首有“甲辰歲菊月中浣” 夢覺主人寫的序,正文內有脂硯齋的評批,但已被夢覺主人刪削過了。

  五、乾隆己酉(五十四年1789)抄本《石頭記》(簡稱“己酉本”)

  抄本,存1至40回,北京吳曉鈴收藏。卷首有乾隆五十四年舒元煒寫的序,序文中說“就現在之五十三篇,特加讎校;借領家之二十七卷,合付鈔胥。”則原本就是抄配而成的。其中的脂批已被刪去。

  六、《國初鈔本原本紅樓夢》(簡稱“戚本” 或“有正大字本”、 “有正小字本”)

  原為乾隆時戚寥生所藏精抄本,有脂硯齋的評批,共八十回。上海有書局曾先後兩印行出版,第一次是1912年石印大字本,第二次是1920年石印小字本(1927年曾再版)。原鈔本為上海時報社所收藏,1921年毀於火。書名原題《石頭記》,有正書局石印時改題《國初鈔本原本紅樓夢》,卷首有戚廖生的《石頭記序》。(戚廖生字曉塘,浙江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進士,授刑部主事,乾隆五十六年(1791)升任福建按察使。)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八十回校本》(俞平伯校訂,王惜時參校),就是以“戚本” 作為底本,再參校其他抄本彙校而成的(其中67回和68回的一部分則是根據百二十回本校補的)。

  七、靖應鶤過錄乾隆時“夕葵書屋” 抄本《石頭記》(簡稱“靖本”)

  抄本,缺28、29兩回,實存七十八回,分釘為十冊。據周汝昌《紅樓夢及曹雪芹有關文物敘錄一束》(見1973年《文物》第二期)中介紹,這也是屬於脂批係統的抄本,它保存了很多不同於其他諸本的朱墨批,見於他本的,也多有文字異同,小說正文也有獨特的異文。這個版本是1959年在南京發現的一種《紅樓夢》乾隆時手抄本,為揚州靖氏收藏,故稱(“靖本”) 。

  以上七種八十回本,都是最接近於曹雪芹的原稿的。但由於互相傳抄時或刪削批語,或過錄抄配,致使文字方麵產生了許多差異。在曹雪芹逝世前,已經有甲戌本、己卯本和庚辰本在親友間流傳,從這些本子中可以了解到曹雪芹沒有完成他的創作計劃,不僅八十回以後沒有寫出來,甚至前八十回也還沒有完全定稿。

  一百二十回本(高本、程甲本、程乙本)

  一百二十回本,就是在曹雪芹的八十回原作之後,由高鶚補寫了後四十回,一般稱之為“高本”。當時曾由高鶚的朋友程偉元以萃文書屋的名義付印,用活字排印出版了兩次:

  一、初印本《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簡稱“程甲本”)

  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書屋活字排印本,共一百二十回。卷首有程偉元的序和高鶚的序。1930年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的評點《石頭記》(1957年曾重印,以後又再重印),是屬於這種“程甲本”一類。

  二、重印本《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簡稱“程乙本”)

  乾隆五十七年(1792)萃文書屋重印本,共一百二十回。內容略有調整,回且稍有修改。卷首先列高鶚的序,其次是程偉元的序,並增加了高鶚寫的七條《引言》,宣稱:“因急欲公諸同好,故初印時不及細校,間有紕繆。今複聚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惟識者諒之。” 這個新印本,通稱為“程乙本”。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出版的《紅樓夢》(包括1972、1973年新印本),便是以“程乙本”為底本再參校其他版本校訂而成的。這是《紅樓夢》最完善的本子。

  除了上述程偉元的排印本以外,1959年春還發現了一百二十回的抄本,對照之下,後四十回較排印本筍略粗糙,是一種較早的未定稿,由此可見,在程偉元和高鶚付印以前,一百二十回的本子已經在社會上流傳了。這個版本扉頁有“蘭墅太史手定紅樓夢稿百廿卷” 的題簽,第78回末還有朱筆寫的“蘭墅閱過” 四字。收藏者是清代道光年間的藏書家楊繼振,今應藏於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曾由中華書局於1963年影印出版過。

  如今所見《紅樓夢》大多是“程乙本”。

紅樓夢版本有幾個 《紅樓夢》的版本到底有多少

//m.ginafitz.com/content/79764/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