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詩歌 詩詞 詩經

心經拾遺

發布時間:2021-11-19   來源:百科大全    點擊:   
字號:

【www.ginafitz.com--百科大全】

  近代中日的著者,有人根據‘大般若經學觀品’中,世尊所說有與本經幾乎全同的文句,就主張《心經》也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心經》的首尾乃是後人所增添。

  一、古譯心經的開頭和結尾:(黃念祖老居士開示)

  在我國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的《心經》,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師的譯本。它的格式不同於其它經典,它前麵沒有如是我聞這一段證信的序分,結尾也沒有大家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之類的流通分。秦代羅什大師所譯也與此相同,但其它多種古譯(到清季共有七種)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經,則仍和其它經典一樣,包括了首尾這兩部份,玄奘、羅什兩大師譯本的不同,乃由於他們的簡化,心經正宗分(即常見的心經)隻二百多字,首尾兩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數過大,為了重點突出,故刪除未譯。現在把玄奘大師沒有譯出的部份,簡單介紹於下:

心經拾遺

  甲、序分(證明分)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在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婆伽梵入深明法門三昧,是時複有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多深妙之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爾時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佛的聚會在王舍城靈鷲山,很多大比丘大菩薩都在左右,佛入了深明法門三昧。這時觀自在菩薩也正在觀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之行,這時就照見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皆是空幻。這時舍利子(即舍利弗)依仗佛的加持,乘此威力敬問觀自在菩薩說:善男子,若欲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習?舍利弗代我們大眾而問,所說非常切要。我們如果現在想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的人應該怎樣修習呢?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壽命具足舍利子言(這裏就肯定了,是觀自在菩薩答複舍利子的話。近代中日的著者,有人根據‘大般若經學觀品’中,世尊所說有與本經幾乎全同的文句,就主張《心經》也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心經》的首尾乃是後人所增添。此說不敢苟同,佛說與《心經》一致,正表佛佛道同,且古譯中有首尾居絕對多數,西藏經本亦有首尾,焉可都看成妄作。且古德對經文極為尊重,妄以己意編造經文,實為戒律所不許也。且流通分中複有世尊讚歎印證觀音所說之文、殊不應全看成是偽造。

  乙、流通分(結尾)

  觀世音菩薩說咒之後對舍利子說:‘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行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於是‘婆伽梵’(就是世尊,就是佛)釋迦牟尼佛從三昧起,出定後就告聖觀自在菩薩說:‘善哉!善哉!’兩個善重覆說,表明世尊非常讚歎。佛又說:‘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來證明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話,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是世尊由衷的無以複加的證明與讚歎。我國唐代禪宗祖師證明人的開悟時說,‘如是,如是,汝如是,餘亦如是。’這就是以心印心。‘如汝所說(就像你所說的),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行,一切如來亦皆隨喜。’佛證明了,深妙般若波羅蜜就應該這樣做。一切如來都歡喜讚歡,都跟你一樣做。釋迦牟尼佛說話後,‘壽命具足舍利子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及諸眷屬、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世間皆大歡喜、宣讚佛旨。’最後舍利子,觀世音菩薩和他們的眷屬(道友弟子)、天、人和會中的天龍八部,阿修羅等,和一切世間的修學道眾,都產生了前所未有且無法形容的安樂和歡喜,此等安樂和歡喜,超越一切世間所有的安樂和歡喜,所以叫作大歡喜。向佛禮拜辭去,大眾感受佛恩,感恩便要報恩;於是便宣揚讚歎本人所親聞的般若妙法。把從佛所聽到的向具有根器的人傳播,這才是真的恭敬。

  整理者總結的重點:

  1、古譯的眾多版本的心經有開頭和結尾。

  2、心經為觀世音菩薩開示。

  3、舍利子即舍利弗尊者。

  二、玄奘大師承受心經的因緣(黃念祖老居士開示)

  我們念誦這部經,是玄奘大師蒙一位神僧親授的本子。經過是這樣的: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到有些經典翻譯不夠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對證一下,但是李世民覺得大師是國寶,不願他冒這麼大的風險,所以不肯放他出國。用現在的話,他就偷越國境,私自出國的。出發時約有三百多人隨從,但因他又沒有得到國家的批準,所以困難重重,回國時跟著的人幾乎死光了。可見是十分困難的。途中走到一個地方,他正趕路,突然聽到有人呼叫的聲音,他找到一個廟,看到一個人生病了,長了一身癩,正在呻吟,他就給他醫治。本來他要趕路去取經,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經的事暫時擱下,照顧這病人。這個病是傳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顧他,他把這個病人照顧好了,病人感謝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經》。玄奘大師就一路念這個經。念經免難有很具體的實況。一次走到一個河邊上看到很熱鬧,正是外道婆羅門舉行祭祀的時候。婆羅門有九十五種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蠻的。這種外道就是野蠻的,他們相信河神,並且每年拿一個活人扔到河裏,就象中國的河伯娶婦一樣,都是極端迷信。這時玄奘大師碰到他們,正是他們舉行祭祀,而且已經指定了一個人,要把這個人扔到河裏去。這個人有家眷,他要與家裏人死別,自己也哭,家裏人也哭。正在這極度悲傷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個外國人(玄奘大師)來了,就決定把這個外國人送到河裏祭祀。家屬都很高興,把玄奘大師用繩子捆起來,要把他往河裏丟。他這個時候看到大眾無理可喻,也就無話可說了。隻是有個要求說:‘我們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經的,你們送我祭神,我也沒有辦法,你們讓我念念經好不好?我死之前想念念經。’大眾說:‘好吧!你念吧!’他拿起《心經》就念。念到第三遍時,天地變色,飛沙走石,這些人害怕了,忙說,這樣的人我們不能得罪,趕快把他放了,並且給他磕頭。於是玄奘大師非常感謝給經的和尚,等他取經回來,循原路去找;不但這個和尚沒有了,就是當初那個廟也找不到了。於是就感覺當初所遇不是世間的凡人,這是《心經》到玄奘大師手裏的經過。玄奘大師翻的是這部經,我們念的也就是這部經。玄奘大師得到神僧傳授本經,一路消災免難,證明《心經》威力無窮。般若妙力不可思議,更重要的是顯示了經中般若妙義無上尊貴不可思議。以下為藏傳《心經》經過漢譯後的版本: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薄伽梵入深明法門三昧,是時,複有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多深妙之行。見五蘊皆自性空。於是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習?"

  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壽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樂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應作是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受想行識,亦知是空。舍利子!以是諸法性空無相,不生不滅,無垢亦無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舍利子!是故菩提薩埵以無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羅蜜多, 心無罣礙故,無恐怖,遠離顛倒,究竟涅盤,三世安住,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得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成佛道。故應諦知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除一苦咒,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爹雅他: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巴喇桑噶德、菩提娑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習深妙般若波羅蜜多。" 於是薄伽梵從三昧起,告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複雲:"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行,一切如來亦皆隨喜。"薄伽梵作是語已,壽命具足舍利子,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暨諸眷屬,天人阿修羅,幹達婆等,一切世間,皆大歡喜,宣讚佛旨。

本文來源://www.ginafitz.com/content/205434/

推薦閱讀

中拍網平台官方網站

中拍網平台官方網站

中拍平台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是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起成立的一家互聯網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拍賣行業推動的互聯網+拍賣
2020-09-25
杜甫《臘日》賞析

杜甫《臘日》賞析

“詩聖”杜甫一生之為人行事,即大都與此關係密切,因而也就有了《立春》、《清明》、《冬至》(節氣)、《臘日》、《人日二首》《九日》(節俗)等詩。對杜甫的這些節氣、節俗詩略作梳理與透視,既有助於對唐人“歲時”觀的了解,更有助於對杜甫思想作更一步之認識。  臘日  臘日常年暖尚遙,  今年臘日凍全消。
2021-07-04
2018年早安心語

2018年早安心語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還很多。借一方晴空,擁抱陽光,接下來小編搜集了2018年早安心語,更多早安心語推薦大家閱讀《早安心語》欄目,希望大家喜歡。1 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2 生命要得到豐盛的收獲,必需
2021-06-07
《桃花源記》原文和翻譯

《桃花源記》原文和翻譯

《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2021-05-25
談度量的閱讀答案參考

談度量的閱讀答案參考

①度量又稱氣度、器量等,對一個人來說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度量大,是我們中國人所欣賞的一種品性。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時沒有,又何日沒有?度量寬宏,處處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憂不懼,坦然處世,這就是大度的好處。如前人史晉臣所說:“容得幾個小人,耐得幾樁逆事,過後頗覺心胸開闊,眉目清揚。”胸
2021-01-03
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立即刪除! Copyright © 推薦範文網 京ICP備166057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