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inafitz.com--百科大全】
①度量又稱氣度、器量等,對一個人來說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度量大,是我們中國人所欣賞的一種品性。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時沒有,又何日沒有?度量寬宏,處處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憂不懼,坦然處世,這就是大度的好處。如前人史晉臣所說:“容得幾個小人,耐得幾樁逆事,過後頗覺心胸開闊,眉目清揚。”胸襟狹隘、氣量窄小的人則難免遇事惱惱、見人耿耿了,然此惱惱、彼恨恨,於事無補,於己無益,是徒然,是白白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處還在於能化解矛盾、消融爭端,從而做得成事。宋朝的韓琦一次與範仲淹議事,意見不合,範仲淹拂袖而去。此時,韓琦從後麵一把拉著範的手說:“希文(範仲淹字),有何事不可以再議?”此刻的韓琦和氣滿麵,範仲淹見此情景,怒氣頓消。
③有韓琦的這種度量,則何事不能辦成?度量源於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彭思永考舉時,貧無餘錢,持金釧[注]數隻住在旅館,同考者數人來拜訪他,請他拿出金釧賞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將一隻金釧塞入自己袖中,彭思永瞧在眼裏,卻不言語。別人都不知情,驚尋失物。彭卻回答:就這麼幾隻,並未丟失。眾人離去時,那個偷金釧的人作揖告別,抬手不慎將金釧落在地上。眾人此刻都欽佩彭思永的大度,彭某寧可自己在財利上損失,不肯當眾出他人之醜,確是厚德大度之舉。
④度量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在於人的德行,也在於人的見識,有德有識者才能有度量,德、識是靠不斷學習、修行才能獲得。有人問程頤:“度量可學否?”程頤回答:“可,學進則識進,識進則量進。”夏元吉先生也曾結合自己的體驗說:我年幼時,有人冒犯我,我沒有不發怒的;長大後,開始是在神色上忍讓,然後在心裏克製忍耐,時間久了自然習慣絕不與人計較,何嚐是不學就能有度量的。
⑤然而大度是一種人生智慧,是一種識見能力,是一種道德高境,它靠不斷的修行、學習才能獲得。有人將大度與一擲千金的所謂慷慨等同視之,其實二者相差甚遠!有人以為人的度量是天生的,然“性相近,習相遠”,結合上述哲人的現身說法,我們相信度量天生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注】釧:用珠子或玉石穿起來做成的鐲子。
(1)請你說說度量寬宏有哪些好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認為彭思永的所為是“厚德大度之舉”,請你指出他的“厚德”表現在哪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程頤的話和夏元吉的體驗證明了什麼?(18個字以內)
(4)本文第①~④段是怎樣層層深入地論度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不憂不懼,坦然處世。(或:心胸開闊,眉目清揚)②化解矛盾、消融爭端,做得成事。
(2)寧可自己在財利上損失,不肯當眾出他人之醜。
(3)度量靠不斷學習、修行才能獲得。
(4)第①~②段先說出度量大的好處;第③段再論證度量大源於德行;第④段進一步論證德、識靠不斷學習、修行才能獲得。
[談度量的閱讀答案參考]相關文章: